發表文章

AI人工科技發展以及如何安頓身心

這兩天在網路上有一則震動科技業的新聞就是 , 中國所發展的 AI 模型 -deepseek 橫空出世 . Deepseek 是一個類似 chat gpt 的語言大模型 , 但是為何是一個震動世界的消息 ? 一般來說 , 多數人目前都認為 AI 的發展 , 美國應該是領先世界各國 , 但是中國的 deepseek 的推出 , 其驚人的低成本開發 , 低收費的商業模式讓目前世界各國一時間內都以為 AI 是否像是電動車一樣 , 逐步讓中國佔領了先機 ? 此一疑問使得這兩天的美國股市大跌 , 光 NVIDIA 一家的跌幅就達 16% 的市值 , 創辦人黃仁勳本人的財富估計減少了 6000 億美金 . 我目前仍未知 deepseek 是否如其所說的真的翻轉了世界 AI 發展的大局 , 甚至影響了許多人的財富分配 . 但是在這樣一個發展如此快速 , 甚至有可能一夕翻盤的世界 , 最重要的是我們應該如何自處 , 特別是如何安頓我們的身心來應對不可知的世界 . 佛陀已經提供了許多讓我們能安然地應對無常與未知的標準作業 . 這一共有四個步驟 , 也就是當你遇到任何不如預期的事件 , 可以作為一個 SOP- 也就是標準作業流程來應對 . 首先 : 面對它 , 遇到問題最重要是承認問題的存在 , 心理上必須坦然接受問題已經發生 , 這將會提供你專心解決問題的動力 .  第二步 : 接受它 . 在這一步 , 需要做的是確認目標與現狀 , 以及這兩者之間的差異 . 第三部 : 處理它 . 在第二步 - 接受它的步驟中我們已經了解目標與現狀的落差 ,  第三步就是解決這個落差 . 最後一步 , 放下它 . 在確認落差與改善落差之後 ,  最後就是放下它 . 這裡面有個含意就是相信 ” 一切都會結束 ”, 事情在經過處理之後 , 變徹底地放下 . 然而在實行上述四個對應無常的流程之間 , 還有一些心法你需要事先具備 , 這些佛陀也經都告訴我們了 . 也就是培養慈悲心 . 一個具備慈悲心的人 , 在面對各式各樣的人事物的時候都能保持同理心 , 理性與溫暖的應對 . 至於如何在平常如何培養慈悲心 ? 以下有三個具體建議 . 找一個安靜的空間 , 雙手合掌在內心中默念與觀想 .  1. 他 / 她已經盡力了 . 生命中所遇到的任何人 , 她所做的事...

本週經營提醒: 運用杜邦分析

  經營提醒: 運用杜邦分析 杜邦財務分析分成兩個部分,一個是提升損益表中的獲利. 另一個則是提高資產的運用效益. 提升損益表中的獲利的道理淺而易見,不外乎是降低料工費,這也是台灣公司擅長的“撙節措施”, 這點就不另贅述. 資產運用率, 意思是你打算用10塊賺一塊,還是用5塊轉一塊. 這是多數公司,或者分公司的經理人所忽略的. 例如在效益不佳或者生意前景不樂觀的情況下, 有人告訴你買某某機器可以節省外包費用,這聽起來很誘人,立馬就進行採購,沒有考慮後續的生意情況. 如果賭對了,生意一片大好,確實是回報率高. 如果賭錯了,生意不但沒好轉還一路往下探,公司背負著沉重的折價費用,想獲利真的是難上加難! 所以在生意前景能見度不高的情況下,最適化的情況應該是一方面謹慎思考資本支出,另一方面打消不良資產,讓公司與利潤中心減重,維持良好體態. 這是本週的經營提醒.

合理的決策方式

創造大不列顛"日不落"帝國格局的維多利亞女王即位時才18歲. 以這樣的年紀要如何將一個島國發展為橫跨歐亞的帝國呢? 靠的是擴大能力圈的方法, 也就是讓一批賢能之士能針對不同的議題互相辯論, 他在最後從中了解事情的不同面向, 最後取得一個適當的決策. 許多台商把決策的成敗與歸在總經理或者廠長,這樣的方式等同於將成敗繫於一人. 總經理或廠長英明則公司一帆風順, 如果中間離職或者判斷錯誤則毀於一旦或江河日下. 一些外商或者管理良善的工廠往往有個叫做eo meeting 決策委員會的制度,這個制度像是週會,但是跟一般的週會又不太一樣. 它的運作方式是以組織圖上直屬廠長的部門主管作為與會的當然成員,這些人具備有有審核提案的投票以及意見表達權. 其它部門主管只是需要的時候被要求列席報告,不具備投票權. 這樣的制度提升了廠長的決策廣度, 讓廠長或者總經理有機會接觸到事情的不同面向. 也讓公司的決策更加成熟, 這比乾綱獨斷以及仰賴一人的英明較不容易有失誤.

大家都知道精實的起點是5S, 但是重點在哪裡?

  許多的公司在實施精實生產的第一步就是5S. 5S包含整理, 整頓, 清掃, 清潔, 素養.  如果沒有徹底了解, 其實不容易記住. 但是對多數公司而言, 如果能做到前2S-整理與整頓, 基本上已經算是功德圓滿. 這邊就簡單介紹前兩個S的定義. 1 S: 整理 , 其實就是區分需要與不需要. 如何界定不需要? 基本上可以一個月做為基準. 至於為什麼是一個月? 因為以公司來說大部分的生產計劃都是以月為計, 如果一個月之內都用不到的東西, 基本上都必須離開現場.  2S: 整頓 : 你可以把它理解成操作者所需要的東西, 都必須盡量靠近操作者. 例如汽車的駕駛艙的設計, 基本上是以駕駛者可以輕易就手為原則. 而這就是第二個S-整頓的意義.  如果能先從這兩方面著手5S, 相信公司的景象可以大幅更新!

自動化帶來的焦慮

 在媒體鋪天蓋地的以德國工業4.0宣傳之下, 許多公司開始慌張地認為目前的生產模式太過"傳統", 可能有一天會被市場所淘汰.  緊接著開始大肆地詢問與採購"自動化"與"聯網"的生產機器.      但是自動化與機器聯網真的一切的解方嗎?  這其實是個盲點.  首先, 台灣許多產業在市場中的定位是製造服務的提供者. 而工業4.0強調的卻是與市場的連結, 這部份聽起來非常高大上, 但是做起來卻不容易, 畢竟擁有通路的不是你的公司.  除此之外"聯網"的時候如果把工廠辛苦累積的訊息網上傳到不知道甚麼樣的地方. 那台商的優勢是甚麼?     另外一個就是自動化沒考慮的點就是, 局部的超高效率是否會導致工廠堆積與庫存的發生. 因為在沒有考慮到最終製程的產出能力之前, 前段製程的超高效率是有可能讓工廠的浪費加劇.      所以對於許多台灣製造型企業來說, 不能為了自動化而自動化. 建議應該從整個系統的最大效率來看, 是否"自動化"對於整體系統的效率能否加分, 再來決定是否自動化.  精實化的優先程度應該高於自動化.

精實生產的意義

    甚麼是精實, 也就是 速度+順序 .  速度 指的是生產的速度, 用來代表的單位就是節拍時間T.T. 在精實生產各個製程的速度都必須以最後一個製程為依歸. 為什麼必須以最後一個製程為依歸? 因為最後一個製程是最靠近客戶的製程, 也是最依照客戶需求的速度而運行的製程. 所以精實生產要求各製程的速度都必須遵照最終流程的速度.    至於甚麼是 順序 , 指的是" 平準化 ", 它跟生產計劃的概念不甚相同. 生產計劃指的是生產各部門再一定期間應該生產的量與品號, 但是順序指的是依照客戶要求的順序與生產條件的平衡而進行前有序, 而且限定一定的量與品號的生產.   以上是關於精實生產簡單而概要的定義.

如何切實地問問題? 可以善用六個好朋友: 5W+1H

 Sep. 13, 2021 運用你的六個朋友: 5W+1H WHAT: 這是甚麼情況? 是否徹底的了解? WHY: 為什麼要做?  WHEN: TIMING. 現在事適當的時機嗎? WHERE: 在這裡做? 是合適的地點嗎? WHO: 這個人適合嗎?  HOW: 如何做? 工具? 方法? Think 6 friends before doing anything.